刚过完春节两个月,这已是今年第三个来我省招生的香港高校了。
“学费不涨”、“毕业后可留港一年”……为了吸引内地考生,香港高校推出多项优惠政策。与热心的学校相比,一些家长有些犹豫,在金融危机下的香港,毕业后能找到工作吗?
职位空缺减少30个百分点
昨日,香港理工大学我省招生说明会在东北师大附中举行,该校将招收内地考生230名,人数与去年差不多。该学校学费为每年8万港币,比去年增加1万。其他港校学费均不变。
有关人士说,从去年开始,内地生报考港校的热度有所降低。香港大学有关负责人分析说,这是因为内地优秀生赴港上学的竞争很激烈,录取率低,加上奖学金不好申请等。
“今年就业情况比较严峻!”香港科技大学学生事务处助理处长李咏琴说,用人单位职位空缺减少,在联校就业资料库里面,去年9月到11月的职位空缺比上年同期减少约30个百分点,减少的职位大部分在金融、银行、贸易、消费品或地产等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行业。
多所高校提高奖学金
在奖学金方面,理工大学今年所提供的奖学金名额将不少于去年的60名。而香港城市大学头等奖学金可“每年学费全免”,四年共免费32万元(去年为28万元);香港理工大学最高金额从去年的每年11万元港币提高为每年12万元;香港浸会大学从去年开始把每年的奖学金从10万元提高到11.5万元。
内地生就读一学年后可实习
香港出台多项政策刺激报考。如,以往没获得香港入境事务处批准的非本地学生是不可以在港兼职工作的。现在,全日制的非本地学生只要在港就读时间不少于1学年,便可在院校的安排下,从事与学科有关的实习工作;就学期间还可在校内兼职打工,但每星期不超过20小时;暑假打工时间不受限制。本报记者 孙淼